發布:2024-05-23 15:29:00 關注:10428次
一、應聘條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身心健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明確的科研方向和較大的發展潛力。
2.一般應為近三年畢業的博士生。特別資助博士后年齡不超過32周歲,常規博士后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材料科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材料學、機械工程、生物材料以及相關交叉學科等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二、崗位待遇和支持
1.崗位待遇:常規博士后年薪24萬,特別資助博士后年薪29萬,可享受團隊課題績效。
2.導師團隊:學院現有博士后合作導師192人。其中,院士7人、國家級人才66人。
3.工作地點:陜西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
4.平臺支持:西北工業大學,985、211、“雙一流”。學院擁有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高溫結構復合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金屬高性能增材制造與創新設計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輻射探測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等30余個國家和省部級平臺。學院科教實踐與材料分析創新中心擁有配置完備的200余臺套各類大型分析測試儀器設備,提供全天候開放自主測試,可有力支撐學院教師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和創新性研究。
學院現有在站博士后81人。大多數博士后在站期間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面上項目、博士后國際交流引進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計劃b/c類等項目。部分優秀博士后已留校任教。
5.發展支持:全方位支持申請博士后各類人才計劃和基金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等。入選國家博士后相關項目,可享受相應項目資助和科研等其他收入。
在站期間,可申請預聘為學校準聘師資,獲聘后可納入相應崗位管理并享受相應待遇。
三、部分團隊崗位需求
1.材料科學方向
序號 | 導師 | 研究方向/崗位要求 | 計劃招收人數 | 導師郵箱 |
1 | 劉維民 | 通過模擬和實驗結合,開展nicocr基納米晶涂層梯度結構設計、強韌化機理及高溫磨損失效行為研究。 | 1 | wmliu@nwpu.edu.cn |
2 | 劉維民/王龍 | 針對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高性能潤滑耐磨材料的需求,開展新型潤滑耐磨材料的設計制備,使役行為和潤滑耐磨機理研究 | 2 | longw@nwpu.edu.cn |
3 | 李賀軍 | 復合材料、防冰材料與技術、薄膜與涂層 | 2 | lihejun@nwpu.edu.cn |
4 | 蘇海軍 | 定向凝固,高溫結構材料,超導材料,增材制造 | 2 | shjnpu@nwpu.edu.cn |
5 | 謝科予 | 1.鋰/鈉電池(如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電池回收等) 2.新型電化學規模儲能技術 3.電池及其電極反應過程模擬(如力-電化學、機器學習等) 4.pem電解水膜電極制備與工業應用 | 2 | kyxie@nwpu.edu.cn |
6 | 范曉麗 | 結合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動力學計算,訓練并開發有效的機器學習模型,以應用于潤滑材料和先進功能材料的開發。 | 1 | xlfan@nwpu.edu.cn |
7 | 侯向輝 | 復合材料、防冰材料與技術、薄膜與涂層 | 2 | houxianghui@nwpu.edu.cn |
8 | 高峰 | 從事介電、鐵電、壓電和熱電等電子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的研究,包括粉體材料的合成及有機/無機功能復合材料等。 | 2 | gaofeng@nwpu.edu.cn |
9 | 李炫華 | 光(電)催化,太陽能,文物保護材料 | 4 | lixh32@nwpu.edu.cn |
10 | 徐亞東 | 高能射線和粒子探測以及太赫茲領域用半導體晶體材料的制備,器件設計和性能研究 | 1 | xyd220@nwpu.edu.cn |
11 | 馬越 | 1.鋰/鈉離子電池正負極電極材料、鋰/鈉金屬電池負極、固態電解質 2.原位xrd檢測技術及同步輻射光電子能譜技術 3.固態電解質材料產業化技術 | 4 | mayue04@nwpu.edu.cn |
12 | 文丹 | 生物傳感、新型氣凝膠/水凝膠、生物燃料電池、穿戴式/便攜式傳感器件、電催化診療一體化、微小電化學信號處理 | 2-3 | dan.wen@nwpu.edu.cn |
13 | 張健 | 圍繞乙炔等小分子的綠色催化轉化,發展電催化等綠色催化技術和設計高效催化劑。 | 2 | zhangjina@nwpu.edu.cn |
14 | 陳福義 | 納米合金機器學習涉及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設計和優化納米尺度合金的性能,通過預測材料屬性加速新材料的發現和開發 | 2 | fuyichen@nwpu.edu.cn |
15 | 樊慧慶 | 壓電、介電、鐵電材料與器件;納米材料與傳感器;能源材料與電池應用 | 1-2 | hqfan@nwpu.edu.cn |
16 | 王濤 | 1.化合物半導體晶體生長與器件制備 2.新型輻射探測材料設計與制備 3.晶體生長新方法探索 | 2 | taowang@nwpu.edu.cn |
17 | 劉永勝 | 陶瓷復合材料、陶瓷復合材料增材制造 | 2-3 | yongshengliu@nwpu.edu.cn |
18 | 喬彥強 | 高溫合金、難熔合金表面防護涂層制備技術,涂層的形成機理、高溫抗氧化防護性能及機理研究。 | 1 | qyq@nwpu.edu.cn |
19 | 范曉孟 | 陶瓷基復合材料;吸波材料 | 1 | fanxiaomeng@nwpu.edu.cn |
20 | 董雷 | 1.二維材料功能膜 2.鋰離子電池。基于石墨烯等二維材料制備和調控,實現高效分離膜和鋰/鋅離子電池。 | 1-2 | donglei@nwpu.edu.cn |
21 | 公維佳 | 基于中子與同步輻射表征技術的臨氫材料服役行為評價,具有晶體塑性有限元計算經驗者優先 | 1 | weijia.gong@nwpu.edu.cn |
22 | 楊芳 | 超導材料磁通釘扎機理及工程化制備技術開發,超導材料的制備及性能優化研究,新超導材料探索,超導薄膜材料及器件 | 2 | yangfang@nwpu.edu.cn |
23 | 曹騰飛 | 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與實驗測量預測并合成具有優異潤滑性能的鐵電薄膜材料,并進行其性能表征與機理解析。 | 1 | tengfei.cao@nwpu.edu.cn |
2.材料加工方向
序號 | 導師 | 研究方向/崗位要求 | 計劃招收人數 | 導師郵箱 |
1 | 李恒 | 1.材料變形與損傷的計算模擬研究,熟練掌握分子動力學、位錯動力學或相場法之一 2.超薄鈦板電輔助短流程非等溫熱沖壓缺陷控制研究 | 2 | liheng@nwpu.edu.cn |
2 | 詹梅 | 1.先進塑性成形技術 2.材料組織表征與性能評價 3.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擬與軟件開發 | 2-3 | zhanmei@nwpu.edu.cn |
3 | 劉峰 | 1.相變/變形的熱力學及動力學理論 2.先進高強鋼相變和變形機制 3.高性能鋁合金強塑性設計 4.高熵合金塑性變形和斷裂 5.計算材料學 | 3-5 | liufeng@nwpu.edu.cn |
4 | 李京龍 | 先進固相焊接方向,包括擴散焊與釬焊技術、摩擦焊技術,及界面強韌化技術 | 1 | lijinglg@nwpu.edu.cn |
5 | 李付國 | 材料極速成形工藝及裝備(材料極速快沖在提效和增益方面呈現出了極佳的新質生產力,重點關注極速塑性成形在大工業中的應用基礎問題) | 2 | fuguolx@nwpu.edu.cn |
6 | 孫志超 | 精確塑性成形、熱處理:高性能構件成形、熱處理全過程變形-組織-性能調控 | 1 | zcsun@nwpu.edu.cn |
7 | 李宏偉 | 1.先進塑性成形技術 2.材料組織表征與性能評價 3.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擬與軟件開發 | 2-3 | lihongwei@nwpu.edu.cn |
8 | 寇宏超 | 1.金屬材料及其制備成形技術 2.材料智能設計方法及應用 | 1 | hchkou@nwpu.edu.cn |
9 | 樊曉光 | 1.先進塑性成形技術 2.材料組織表征與性能評價 3.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擬與軟件開發 | 2-3 | fxg3200@nwpu.edu.cn |
10 | 高鵬飛 | 1.先進塑性成形技術 2.材料組織表征與性能評價 3.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擬與軟件開發 | 2-3 | gaopengfei@nwpu.edu.cn |
11 | 楊文超 | 先進金屬結構材料成分設計及零件成形 | 1 | wenchaoyang@nwpu.edu.cn |
12 | 熊江濤 | 先進固相焊接方向,包括擴散焊與釬焊技術、摩擦焊技術,及界面強韌化技術 | 1 | xiongjiangtao@nwpu.edu.cn |
13 | 鄭澤邦 | 1.先進塑性成形技術 2.材料組織表征與性能評價 3.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擬與軟件開發 | 1-2 | zebang.zheng@nwpu.edu.cn |
14 | 黃林科 | 1.金屬納米晶材料熱穩定性和固態相變 2.先進高強鋼固態相變和變形機制 3.固態相變和位錯/孿晶熱力學-動力學 | 1 | hlk@nwpu.edu.cn |
15 | 屈瑞濤 | 難熔高熵合金斷裂機理與強韌化設計:研究難熔高熵合金本征脆/延性,揭示變形斷裂機制及熱-動力學,設計制備高強韌性新合金 | 1 | rtqu@nwpu.edu.cn |
16 | 杜經蓮 | 高性能輕合金多尺度設計 | 1 | dujl666@nwpu.edu.cn |
17 | 王志軍 | 先進金屬材料 | 3 | zhjwang@nwpu.edu.cn |
四、申請方式
請將個人簡歷(包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手機號、學習和工作經歷、研究內容及成果)和相關證明材料發送至合作導師郵箱(見上述崗位需求,或登錄西北工業大學教師主頁查詢)。郵件命名:應聘博士后-姓名-畢業院校。
學院聯系人:劉老師029-88495014
學院聯系郵箱:yuan4@nwpu.edu.cn
五、西北工業大學簡介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陜西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學校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升科研創新能力,育領軍人才、鑄國之重器、擔時代大任,為國家和國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六、材料學院簡介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源于1938年成立的國立西北工學院礦冶工程系,1956年西北工學院設立第四機械系,成為材料學院的主體。歷經80余年的發展,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協同并進的學科發展格局,領軍人才輩出,科研成果豐碩,為推動材料科技進步、服務國家和國防重大戰略需求、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前三輪學科評估中分別位居第9、第6和并列第3,第四輪獲評a類,第五輪學科評估取得重大突破,躋身國家材料學科第一方陣前列,2017年和2022年兩度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esi學科排名進入前0.28%。2021、2022和2023年中國軟科最好學科排名連續三年全國第1。學院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構建了超高溫結構復合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及凝固技術、金屬增材制造、精確塑性成形等多個優勢學科方向,近年來發展了納米能源材料、先進潤滑密封材料、超導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碳中和前沿科學與技術等新興學科方向,并在江蘇太倉成立清潔能源研究院、在重慶兩江新區成立輕質高溫高強結構材料及構件精確成形技術研究中心,交叉融合、寬強并蓄、多地協同發展的學科布局日益凸顯。
學院堅持人才強院戰略,通過“育情懷、筑平臺、優政策、強配套”,持續改革人才“引育評”機制,著力造就領銜材料學科發展、擔綱“國之重器”的戰略科學家,持續打造一支心懷“國之大者”、嚴謹治學、踔厲奮發的人才梯隊。現有教職員工300余人,教授123人,副教授78人。其中,兩院院士7人,國家級領軍人才2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1人,匯聚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團體、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等多個高水平科研與教學團隊,構筑起國內材料科技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學院堅持面向材料學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和人民生命健康,持續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為引領材料學科進步和推動高新裝備跨越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擁有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30余個國家和省部級平臺,學院獲國家技術發明一、二等獎等國家級科技獎21項,其中“十三五”期間8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2項、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1項。科研經費到款連續13年過億,2018年突破2億元,2021年突破3億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新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數量不斷攀升。
依托學科優勢培育的陜西華秦、西安鉑力特、鑫垚、超晶、迪泰克、重慶兩航、無錫博智、安徽漢正、蘇州高晶、勻晶等15家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源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學研用發展模式。2019年,作為中國第一家全產業鏈3d打印公司,鉑力特首批登陸科創板,市值位于全球同類企業第一;2022年,依托學院科研成果轉化的華秦科技再次登陸科創板,成為“隱身材料第一股”,為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又添碩果。
(本廣告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renshi.nwpu.edu.cn/info/1263/21195.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今日招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號:jrzp_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赤水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赤水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赤水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